光谷这位35岁总工国内率先研发机器人修复装备,为大型水轮机“疗伤”

    “大型水轮机是水电机组能量转换的关键,长期在极环境下服役,转轮叶片、内壁表面容易产生许多针孔一样的缺陷(气蚀)。如果不定期修复,会影响机组发电效率,甚至导致机组震动,威胁系统运行安全。我们研发的这款机器人在位修复装备,可以代替人工,在恶劣的环境中开展修复工作。”

机器人正在进行修复工作

    日前,光谷未来一路,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,35岁的智能所总工程师周林博士介绍,在所长彭芳瑜教授指导下,团队历时多年研发的“大型水轮机在位机器人修复加工装备”已下线,并在长江流域某知名水电站进行了应用。

    “现场24小时就完成了安装,效率比人工提升10倍以上,局部加工精度最高可达±0.1毫米。客户这样评价:填补了国内空白,加工精度和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”

周林博士

    周林介绍,大型水轮机转轮直径达到10米以上,重达上千吨。维修时,要先把上游水拦住,下到数十米深的机坑内,站在检修排架上进行施工。水轮机转轮入孔门直径小于900mm,转轮室内光照严重不足、空气湿度85%以上。

    以往,即便5-6个作业人员同时钻进去施工,也至少需要干1个星期,而且现场施工环境十分恶劣,不利于作业人员职业健康,修复精度也难以保证,有了这套机器人在位修复装备,只需要3天左右,修复精度高,一致性好

    这套机器人在位修复装备装配了3D视觉测量和自适应加工系统,可以在水轮机转轮室内自主定位、导航,找到缺陷并进行自动修复。“修复后的表面,非常光滑,关键是叶片和内壁面型精度可以得到保证。”

机器人工作流程示意图

    在中试车间内,研发团队建造了一个1:1的模型,这是一个直径十余米、高达数米的庞然大物,角落内,有一个80*60厘米的洞,人和机器就从这个洞里钻进水轮机转轮内。

    “水轮机的这个结构,决定了我们的机器人在位修复装备必须轻量化、模块化设计,才能方便运输和快速安装调试,形成修复加工能力。”周林团队研发的修复装备,大多数部件不能超过50公斤,要求能“即插即用”。

中试车间里的1:1水轮机模型

    目前,我国许多大型电站水电机组已经进入比较频繁的定期检修阶段,人工作业费时费力、工作环境恶劣、修复精度控制困难成为行业共性问题。此前,国内几乎没有这样的机器人在位修复装备,客户在国内外联系了多家单位,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技术和产品。周林所在的团队在轻量化、模块化装备设计、在位测量和自主寻位、多约束加工轨迹规划、加工工艺仿真与优化等多个核心关键技术方面积累了很多年,与具体行业需求相结合后,便快速形成样机和产品

    周林是湖北京山人,2012年来到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,2017年毕业后,在华科从事了3年博士后科研工作。2020年进入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,负责机器人化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研发工作。

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

    他表示,之所以选择留在光谷,留在武汉,主要是因为这里产业基础好、科研平台好、人才政策好

    智能装备制造是武汉是重点产业,湖北东湖科学城也提出打造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。周林所在的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,是2018年工信部批准设立的新型机构,致力于为国家重大战略和支柱行业提供核心关键共性技术,包括航空、航天、船舶、能源、轨交、电子等行业。

    “我们做的事情很有意义,能够服务国家重要战略行业、大国重器,让我有种使命感。”周林表示。

    至今,周林在武汉生活已近10年,也在武汉成了家。“非常有幸能亲身经历了光谷以及武汉城市的高速发展,真实体验了什么叫武汉每天不一样!”他希望,进一步加强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支持力度,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武汉、来光谷就业创业。

    原文地址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j_qquyj-6Jolj7WQMeG6-Q